-
服務標準筑基 百姓產業共榮
——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服務標準化研究所服務業
標準化國際國內協同創新團隊 - 發布時間:2024-03-14 14:08????? 信息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
2023年8月25日,陽光明媚,天朗氣清。與天氣一樣晴朗的,還有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服務標準化研究所服務業標準化國際國內協同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協同創新團隊)成員的心情。
當天,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公布第一批總局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入選名單,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服務標準化研究所11名成員參與的協同創新團隊獲評“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收獲來自耕耘,榮譽源于奮斗。多年來,協同創新團隊深耕服務業標準化領域,錨定國際前沿趨勢,積極貢獻中國方案;聚焦生活服務標準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助力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一系列顯著成績。
在國際標準舞臺唱響中國“好聲音”
2023年10月9日,ISO/TC 314老齡化社會技術委員會會議周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拉開帷幕。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服務標準化研究所作為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派員出席,并于10月9日至10日主持召開ISO/TC 314/WG 6數字包容性工作組第4次會議。會上,協同創新團隊牽頭研制的ISO 25556《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包容性數字經濟通用要求與指南》國際標準委員會草案(CD草案)獲得肯定,順利進入國際標準草案(DIS草案)投票階段。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是協同創新團隊一直在做的事。近年來,團隊緊跟國際前沿趨勢,以數字化為切入點,在老齡化、教育學習、優質服務、在線條款與條件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機構中成立“數字服務”工作組,主動為國際標準制定貢獻中國智慧。
2021年,協同創新團隊牽頭制定的ISO 29994∶2021《教育與學習服務 遠程學習服務要求》國際標準發布,有效滿足疫情期間全球遠程教育服務爆發式增長需求,為國際遠程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在優質服務方面,協同創新團隊研發適用于中國的優質服務能力測評模型,并指導用于企業實踐,其中2個案例被納入ISO/ TR 7179∶2023《優質服務 實現優質服務的實踐案例》國際標準中。
為便利消費者保障自身權益,協同創新團隊牽頭推動ISO 21800《幫助消費者理解在線服務條款和條件的組織指南》國際標準研制。
……
通過多年實踐,如今,在國際標準舞臺上,協同創新團隊唱出的中國“好聲音”越來越嘹亮。
以生活服務標準化讓幸福觸手可及
“消費者可在下單前直接在訂單備注中選擇使用無接觸配送”“配送員應根據訂單信息到指定商家取商品,確認無誤后按無接觸配送服務要求進行配送”“平臺應對無接觸配送服務流程中商品完好性、配送準時和準確性、人員服務規范性等有管控要求”……2020年3月,《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給北京市民李先生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李先生的這份安心消費,離不開協同創新團隊的努力。
疫情期間,團隊聯合相關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累計制定13項企業、團體、行業、國家及國際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化對保障美好生活的技術支撐作用。
在協同創新團隊,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職責使命,那就是“服務標準化,幸福千萬家”。
多年來,團隊圍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無到有”拓荒式推動教育、基本公共服務、老齡化社會等近10個領域的標準化進程,先后承擔國家級項目、課題11項,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80余項,獲得省部級等科技獎勵30余項。
“以生活服務標準化惠及民生,是我們團隊持續不斷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團隊成員一致表示。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標準力量
2018年7月8日,對協同創新團隊成員靳宗振來說,至今印象深刻。
當晚22時,他與同事來到圓通速遞上海一處分揀網點,“沉浸式”觀察并記錄工作人員倒包、補碼、分揀、打包等作業流程,直至次日凌晨2時。
另一邊,協同創新團隊的其他幾名成員跟隨“快遞小哥”走街串巷,全流程體驗、了解快件派送過程。
在持續數月的一線調研中,協同創新團隊成員的腳步走過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根據實踐經驗,團隊對快遞收寄、分揀、運輸和投遞四大關鍵環節的21個操作節點提出85項具體操作規范,解決強制性標準實施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
據介紹,為推進快遞服務標準化,協同創新團隊先后與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等單位進行合作,開展項目研究20余個,累計制定《快遞員》《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等國家、行業、團體標準13項,有效提升快遞安全防范水平。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團隊努力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團隊從全球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圍繞產業發展,形成多項創新性技術,推動形成多個領域服務標準化設計方案,建立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持續護航產業升級發展。
奮楫新征程,揚帆再出發。未來,協同創新團隊將持續開展生產性服務、生活性服務、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以及新興服務業態的標準化和服務質量研究,以實際行動支撐我國服務業轉型升級以及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