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19年同意撫州市在全國率先試點質量認證結果采信機制建設。撫州市市場監管局承擔這一試點任務以來,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在全國率先建設了質量認證結果采信平臺——撫州市生態產品信息平臺,形成了生態產品質量認證結果采信機制價值實現新路徑、新模式。
堅持調研為先,豐富“撫州元素”
該局立足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市和全國第一批、全省唯一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城市建設,在撫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聘請專業團隊,成立了采信體系工作專班。一方面組織相關專家在全市11個縣區進行了廣泛調研,全面掌握了撫州市生態產品發展現狀,并在現有有機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江西綠色生態”產品的基礎上,挖掘撫州傳統的“名、優、特”產品,為質量采信增加了更多“撫州元素”。目前,撫州市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有359個,其中農產品地理標志31個,居全省第一位。另一方面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專家學者、市直各部門、基層單位、生態產品企業及社會公眾對采信工作的意見建議,確立了從采信體系、評估體系、監管體系等方面構建采信系統框架的工作思路。
堅持制度為要,形成“撫州樣板”
圍繞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該局從制度建設入手,重點建立三項制度。即:建立認證采信制度。以“贛撫農品”產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江西綠色生態”認證、GAP 認證等為采信依據,制定了采信原則、采信方向、采信主體、采信過程、采信范圍、采信監督等一系列采信制度,編制了認證采信試點方案、認證采信管理辦法、認證采信指南等一整套采信制度文件,形成了完善的生態產品質量認證結果采信體系。建立認證采信評估制度。市場監管部門根據企業提供的《申請表》及相關材料,從申報產品的適宜性、申報證書的等效性、申報機構的符合性等多方面進行文件評審和綜合評估,主要評估產品是否符合《撫州市生態產品目錄》,是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準的注冊商標、明確的包裝標識及連續兩年抽檢合格率等。建立認證采信監督制度。通過制定采信企業監督管理辦法、采信企業年度自查報告管理試行辦法等一整套制度文件,對認證結果采信體系進行全過程監督,全力維護采信結果公正性。
堅持品牌為優,實現“撫州模式”
依托撫州市生態農業協會,率先在全國搭建了認證采信平臺--撫州市生態產品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平臺公開發布撫州市生態產品目錄,開通線上采信通道,推廣品牌企業優秀案例,定時更新生態產品相關政策法規、招標信息、采信清單,實現數據全導入,構建品牌運維生態閉環。特別是全力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區域公共品牌“贛撫農品”,將“贛撫農品”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通過“贛撫農品”引領,打造以“贛撫農品”產品認證為基礎的生態產品質量認證結果采信體系,推動各領域廣泛采信認證結果。目前,“贛撫農品”授權認證企業有80家,授權認證產品有194個。今年1-6月,“贛撫農品”全渠道銷售額16億元,生態產品平均溢價率達20%以上。
生態產品質量認證結果采信機制的探索還實現了 “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提升政府對生態產品認證的監管效能,有利于降低企業生態產品認證成本,有利于提升生態產品綜合競爭力。下一步,撫州市生態產品信息平臺將逐步實現與國內大型商超及網上平臺對接,采信認證結果與跨境電子商務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