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工作職能,開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把住“源頭、苗頭、勢頭”,排查食品安全風險,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證前幫扶,筑牢安全“源頭”。通過優化流程、服務前置、專家問診等方式,幫扶企業破解食品生產許可難題,助力企業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創新出臺支持食品生產加工集中區聯合檢驗室建設的指導性意見,將聯合檢驗室納入企業生產條件予以許可,有力解決中小企業出廠檢驗難題。目前柳州市、玉林市已有近100家中小食品生產企業加入聯合檢驗室。多次召開特型黃酒生產許可研討會,召集相關專家研究討論植物益生菌發酵液生產工藝問題,幫扶企業解決生產許可難題。
二、監管幫扶,遏制風險“苗頭”。針對重點食品,通過全面排查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隱患,指導企業整改處置、補齊短板弱項,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推動解決普遍性質量問題,促進行業質量提升。會同廣西-東盟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微生物專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調研,研究總結包裝飲用水(桶裝)可推廣可復制的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防控經驗,召開風險防控會,以檢驗數據分析銅綠假單胞菌風險點,提出針對性措施,致力解決包裝飲用水(桶裝)生產企業的“痛點”“難點”。開展廣西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和質量安全現狀調研,共調研幫扶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小作坊40余家,督促落實主體責任,現場指導整改,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三、智慧幫扶,鞏固發展“勢頭”。創新花生油小油坊“互聯網+監管”機制,加強廣西小油坊質量安全監管。投入專項資金近600萬元,全區14個設區市花生油小作坊“互聯網+監管”機制建設率達100%,防范化解小油坊黃曲霉毒素B1污染風險。堅持“走基層、辦實事,送服務”,監管人員日常監管時與小油坊業主進行“一對一”幫扶。各級監管部門使用推廣智慧監管應用,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現場培訓,提升小油坊業主風險隱患意識。建立監管人員、專家與小油坊業主微信群,及時答疑解惑,開展現場教學,促進質量提升。黃曲霉毒素B1監督抽檢不合格率從2020年的7.64%降至2023上半年的1.31%,持續鞏固小油坊花生油質量安全穩定向好發展勢頭,推進小油坊花生油質量安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