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姜杉、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執法和工貿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楊智慧、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女士,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姜杉先生,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執法和工貿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楊智慧先生,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先生。
現在,先請胡衛列先生作情況介紹。
司法部副部長 胡衛列: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相關業務司局的負責同志和我的兩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民營企業座談會等多個場合,對規范涉企執法、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重要指示。4月25日,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剛剛頒布并已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明確了規范涉企執法的法治原則和制度基礎。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3月以來,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對本系統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作出部署。司法部作為國務院行政執法監督機構,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統籌組織政府系統的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同題共答,扎實推進。
這次專項行動目標明確,就是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精準監督,動真碰硬,加大糾治力度,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人員依法履職,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專項行動中,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聚焦糾治四類突出問題:一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二是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行為;三是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四是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違反執法規范要求的行為。這些問題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為強烈和集中。此次專項行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就在于這些問題能否得到真正地糾治。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層級,需要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形成合力。專項行動部署以來,司法部成立了工作專班,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省市縣三級建立工作專班和配備力量,落實市縣的主戰責任;國務院部門發揮條線指導作用。工作專班通過加強政策解讀、出臺工作指引、下發工作提示和發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指導基層明了干什么、怎么干。對基層2.4萬名行政執法監督人員進行視頻調度,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對30多萬名一線行政執法骨干進行專項培訓。強化數字賦能,開發建設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工作平臺,實時統一匯總問題線索,自動分送至相應地區和部門,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實時統計分析全國工作情況,及時提示預警,比如將罰沒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的設為預警值,要求相關地方說明情況,再采取相應的舉措。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截至5月21日,工作平臺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整治的效果還是初步的,與企業和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問題查糾整改的監督力度,對執法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件,要視情況進行重點督辦或者提級辦理;對糾治不力的地方,將通過約談、通報、曝光等方式推動專項行動走深走實。我們還將會同有關單位組成調研組,分期分批赴各地加強調研指導,適時對整治效果進行階段性評估,研究完善常態化的監督機制,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為加強對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指導,今天,我們還同步發布了8個執法監督的典型案例,體現了行政執法監督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特點,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可以為各地各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提供借鑒。
開展好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要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專項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可感可及、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全社會真切地感受到黨中央對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關心、對堅決糾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的決心,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
我先向大家簡要介紹這些,接下來歡迎大家提問。謝謝。
邢慧娜:
現在大家可以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記者:
我們都知道,今年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請問在專項行動當中如何發揮行政執法監督功能作用,推進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謝謝。
胡衛列:
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行政執法監督,是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層級監督。去年2月份,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行政執法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統籌行政執法工作的基本方式;《意見》也明確規定,各級司法行政部門作為本級政府的行政執法監督機構,代表本級政府承擔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事務。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在本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內主管行業的行政執法工作。
就這次政府系統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而言,就是要嚴格履行好行政執法監督職能,來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的剛性,也就是說要充分運用好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賦予的,包括各級政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還有政府工作部門的相關監督職能和各項監督手段,加強對執法突出問題的監督,提高監督的精準性、有效性,切實解決執法人員不依法履職,該嚴不嚴、該管不管、該罰不罰等問題。此次專項行動確定的重點領域,也就是食品藥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行政執法事項多、工作量大、行政裁量權基準幅度比較大的領域,也是與企業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容易引發問題的領域。要運用各種監督的手段,把這些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監督,能夠得到有效的糾治。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具有的對行政執法的規范、指導、協調作用。規范,就是通過對行政執法主體、執法人員資格、行政裁量權基準的管理,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等,來提升行政執法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指導,就是通過政策解讀、發布案例和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對執法工作的指導,解決因執法人員政策理解不到位、能力和水平不足而導致的執法亂象。協調,就是要通過法治協調,解決因部門之間執法標準不統一、要求不一致導致的企業無所適從等問題,來全面提升執法的法治化水平。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近年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多次提到整治涉企亂收費問題。請問今年開展涉企違規收費整治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胡衛列:
這個問題請市場監管總局的嵇小靈專員來回答。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 嵇小靈: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治理涉企亂收費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市場監管總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持續多年開展了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當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單位憑借優勢地位違規收費屢禁不止,部分電子政務平臺隱性收費問題也是比較突出,企業對此反映比較強烈。這些問題亟需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其輕裝上陣。
為此,今年我們將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從四個方面深化整治:
一是深化專項行動,靶向攻堅重點領域。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為;整治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影響力強制收費問題;強化陸路、海運口岸等交通物流領域收費監管;對水電氣暖等行業收費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徹底。
二是強化源頭治理,嚴把政策合規審查關。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費政策,對不合規收費項目,應廢盡廢、應調盡調,并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同時,嚴格開展新政策的合規審查,杜絕違規收費政策“帶病”出臺,從制度層面筑牢風險防線,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是創新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涉企收費監測平臺建設,發揮監測點數據采集的優勢,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問題。同時,我們將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問題線索共享和快速處置機制,推動跨領域聯合治理。
四是完善長效機制,強化法治保障。積極推動價格法的修訂,加快出臺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處理辦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以制度剛性震懾違規收費行為,構建常態化的監管法規體系。
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現在一些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粗暴執法、任性執法、機械執法等問題,這次專項行動在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管理方面有什么硬實措施?謝謝。
胡衛列:
這個問題請司法部劉波局長來回答。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 劉波: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次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主要目的是規范執法,就執法而言,執法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對執法水平的高低起著關鍵的作用。當前,涉企行政執法當中還是存在著粗暴執法、任性執法和機械執法等問題,這里有很多是由人的原因導致的,必須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在這次專項行動中,我們特別強調:
一是要把住入口關。也就是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資格管理,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健全執法人員準入和退出機制,堅決杜絕不具備資格的人去執法。
二是要把住能力關。要確保執法人員具備與所履行的職責相適應的能力和素質。現在我們注重健全行政執法人員的常態化培訓機制,特別是強調要強化場景式培訓,確保執法人員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業務知識和執法技能。通過培訓,解決執法人員能力不足、在執法過程中照搬法條和機械執法等問題。在這方面,中央組織部、中央依法治國辦和司法部聯合建立了常態化的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機制,已連續開展了三年培訓,已培訓執法骨干100多萬人。
三是要把住素質關。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厘清行政執法人員權力邊界和行為邊界,明確行政執法人員禁止性行為和紀律要求,有效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和粗暴執法等問題。
四是要把住責任關。在這次專項行動當中,各個地區和部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違法或不當實施執法活動的執法人員,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一些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粗暴執法這些情節嚴重的,依法取消執法資格,該處分的處分,該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的,及時進行移送。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一些地方,像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2648人;山東省青島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人員351人。各地已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了1140條線索,處理相關人員1068人。謝謝。
閃電新聞記者:
請問應急管理部,應急管理部在安全生產執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落實此次專項行動要求?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謝謝。
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執法和工貿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 楊智慧:
謝謝記者的提問。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國務院辦公廳出臺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后,抓住“規范、嚴格、精準和企業自律”四個關鍵點,及時印發配套文件,積極為基層和企業減負,提升執法效能。一是聚焦規范。完善了分類分級檢查制度,對于高危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二級、三級和未定級的企業,年度累計檢查不超過2次、4次、8次、12次,對于非高危行業領域企業不超過1次、2次、4次、6次,規定了執法頻次的上限。大力推進包容審慎執法,制定了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推行7項“輕微首違不罰”措施,24個省級應急管理部門也制定了免罰、不罰的事項清單。二是聚焦嚴格。安全生產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我們要求對于嚴重違法行為,特別是主觀故意違法行為,要依法采取聯合懲戒、移送司法機關等措施,并且對這些企業依法實施“一案雙罰”措施,“一案雙罰”就是既要處罰涉事企業,也要處罰企業主要負責人。我們還通過通報、發布執法案例等手段,放大執法的威懾效應。三是聚焦精準。推動各地將重大事故隱患納入檢查重點事項清單,作為必查項,督促企業“查大問題、除大隱患、防大事故”。目前正在9個省份開展非現場執法試點,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賦能精準執法,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四是聚焦企業自律。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發揮好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建立企業內部安全監督檢查機制,定期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并且將排查結果向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屬地應急管理部門或者是其他監管部門報告,推動安全生產由“他律”向“自律”轉化。對重大事故隱患不排查、不整改、不報告的,一旦被監管部門發現,將精準倒查責任。
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結合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認真貫徹落實嚴格規范執法的各項要求,既防止檢查頻次高、隨意性大,又防止監管執法“寬松軟虛”,檢查更加精準,起到了防范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將結合近期事故暴露出的問題,加強分析研判,督促指導各地區更加嚴格規范精準執法,推動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檢查的意見》已經公開印發近半年了,請問司法部在治理亂檢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胡衛列: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除了剛才您提到的專門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全面的規范以外,在去年底組織的國務院督查中,也對亂檢查進行了集中糾治,并要求這次專項行動也要將亂檢查作為糾治的重點之一,目的就是切實解決企業迎檢負擔過重的“煩心事”,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司法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履行好相關職責。一是印發《意見》的問題解答,對各地區、各部門執行中遇到的25個問題進行了明確和細化。二是印發檢查文書基本格式文本,對檢查行為從程序上進行限制和約束。三是開設檢查信息公示專欄,已經正式上線,我們把各個地區的檢查信息都鏈接到這個平臺上,統一公布行政檢查事項、計劃、頻次等信息,增強檢查的透明度,便于企業和群眾進行監督。四是加強政策協調。對于《意見》落實當中反映出來的有些檢查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比如一些領域當中的具體問題,“學生宿舍裝不裝防護網”“飯店廚房放不放擋鼠板”,有的企業“開窗還是關窗”等等,不同領域的檢查標準有不同規定,我們正會同有關部門加緊研究解決方案和對策。
從各個渠道反映的情況來看,在《意見》實施近半年來,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意見》要求,就像剛才應急管理部的楊局長提到的,應急管理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制訂出臺本行業的檢查標準、檢查頻次上限等等。各地區積極探索聯合檢查、“綜合查一次”“掃碼入企”、非現場執法等一系列創新做法,目的是有效提升檢查的精準度,大幅度減少對企業不必要的檢查。目前成效已經開始顯現,比如今年1到4月份,北京市行政檢查的總量同比下降72%,非現場檢查的數量同比上升48%。雖然現場檢查數量少了,但是檢查的效果卻提高了,發現問題率同比上升26%;浙江省全面推行多部門“一表通查”、跨部門簡單事項“委托查”等舉措,還開展“綜合查一次”,所謂“綜合查一次”也就是不同的執法部門就不同的執法事項,在一定時間內,對同一企業等檢查對象,通過部門的協調聯動,進行聯合檢查,這種“綜合查一次”的實施率達到33.9%,直接減少入企檢查1萬多戶次;福建省運用重復檢查預警功能,共發出重復檢查預警9998次,行政檢查總量環比下降50.6%。深圳市打造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成效顯現,以該市光明區為例,2025年以來,入企次數由3323次減少到1135次,下降了65.84%。
在有效遏制亂檢查的同時,我們也同樣強調,要按照嚴格依法的要求,履行好行政檢查的職責,該檢查的要檢查到位,特別是涉及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光要嚴格檢查,還要依法檢查到位,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置,有效解決問題,不能一查了之。《意見》實施近半年來,已經取得了初步但明顯的成效,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要求,持續加大文件的貫徹實施和落實力度,讓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成效不斷顯現,讓企業更加可感可及。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如何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謝謝。
胡衛列:
這個問題還是請司法部的劉波局長來回答。
劉波:
感謝您的提問。您提的這個問題涉及政策的把握,社會上一直都非常關注。目前很多地方在積極探索柔性的執法方式,優化執法理念,堅持執法和服務相結合。實踐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出臺了免罰或者不罰的清單,比如上海出臺了《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細化了輕微違法不予立案的程序。深圳龍華區建立了“柔性執法”機制,對主動自查自糾的輕微違法企業,開通了免罰清單綠色通道。實踐中的這些探索,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但是,也會有很多人擔心,我們一味強調柔性執法,強調溫度,會不會導致該管的不管、該罰的不罰、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自始至終態度都很明確,就是要嚴格依法依規,這也是我們這次開展專項行動要堅持的一個原則。比如輕微不罰、首違不罰這樣一些提法,在實踐中,法律上有著嚴格的適用條件,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具體的事實和情節,按照包容審慎的原則來執行。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在行政執法當中,要體現對各類主體的平等保護,嚴格依法平等適用,不能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能僅僅為了讓執法有溫度而突破法律底線,所以要堅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
規范執法不是執法越寬越好,更不是不執法,而是依法該嚴則嚴、當寬則寬,特別是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要堅決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要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已于5月20日正式施行,請問專項行動如何與這部法律形成協同效應?謝謝。
胡衛列:
這個問題請司法部立法二局姜杉局長回答。
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 姜杉:
謝謝記者的提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研究起草了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草案經國務院討論通過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今年的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于5月20日也就是前天這部法律已經正式施行了。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出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以法治方式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舉措,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的殷切關懷,是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研究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過程中,社會各界對通過立法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呼聲很高、反映強烈。起草專班就這一問題廣泛聽取了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民營企業代表、專家學者以及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意見建議,并作了專題研究論證。經綜合各方面意見,法律進一步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程序:要求行政機關堅持依法行政,開展執法活動避免或者盡量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對企業合理、合法訴求及時響應、處置。行政處罰應當與違法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就是剛才劉波局長介紹的,該嚴則嚴,當寬則寬,一切斷之以法,要嚴格依法處罰、過罰相當。法律還要求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必須依照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不得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禁止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禁止為經濟利益等目的濫用職權實施異地執法,堅決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為。從這些要求可以看出,對規范涉企行政執法,中央堅定的決心和法律嚴肅態度。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這些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涉企執法的基本原則和法律要求,為此次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以及今后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和法治保障。
徒法不足以自行。從良法到善治,需要社會各方面特別是各個國家機關積極作為。此次專項行動,就是國家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民營經濟促進法法律要求的一個重磅舉措。從剛才胡衛列副部長和我的幾位同事介紹的此次專項行動的目標、原則、重點領域,與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規定、要求和精神都是高度契合的。相信隨著專項行動的開展必將使法律的要求進一步落實落細,更加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切實依法保護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使我們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可以專心干事、安心經營、放心發展。謝謝。
邢慧娜:
還有最后一位記者舉手,有請。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久久為功,各方面對這次專項行動的期待也很高,司法部如何通過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構建起長效機制,防止“一陣風”、問題反彈,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安心發展?謝謝。
胡衛列:
這個問題請司法部劉波局長來回答。
劉波: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您提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就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避免對執法活動的規范“一陣風”,過后又發生反彈的問題,我們已作出相應的安排。健全長效機制,常態化地對行政執法進行規范和監督,本來就是專項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這次開展專項行動,具體體現了四個方面的原則: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就是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關心的一些執法突出問題,這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實實在在的舉措。二是要堅持嚴格依法依規。所有的做法都是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堅持法治的精神和原則。三是要堅持辯證思維。就是要實事求是,看待問題要全面、客觀。四是要堅持務求實效。就是不能走過場,不能“一陣風”,更不能增加基層的負擔,要為企業辦實事、求實效。
我們也看到,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各地方、各部門在集中糾治執法突出問題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有的已上升為長效制度機制。下一步,在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方面,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出臺行政執法監督條例。這個條例是對行政執法工作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監督的一個重要制度支撐,也是關于行政執法監督制度的頂層設計。在這方面,目前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已經出臺了相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我們也正在加緊起草,目前已經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下一步我們會抓緊推進出臺。
二是針對執法突出問題制定具體的規則。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重點糾治的四類問題,具有反復性、復雜性、頑固性,必須通過建立制度規范,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比如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像違規異地執法這類問題,既有司法的,也有行政的。特別是隨著新業態的出現,由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運輸、銷售這些環節會涉及不同地方,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也會涉及異地執行的問題。前段時間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在今年12月底前建立健全行政檢查異地協助機制,目前在專項行動中,各部門也都在積極探索,研究制定相關的規則。
三是加大相關制度的落實力度。我們知道,在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方面,國家已經陸續出臺過相關的制度,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這些制度對執法程序都作了嚴格的規范。再比如,在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方面,以及罰款的設定和實施方面,我們都出臺了相關規定,對行政執法權力的邊界、范圍、幅度都作了嚴格的規范和限制。要通過強化執法監督,推動這些好的制度在實踐中得到不折不扣地執行,長效化地遏制執法亂象。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邢慧娜: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