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推動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走深走實,青海省市場監管局投入專項資金,對現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平臺進行升級改造,新增電梯信息公示、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以及大數據分析展示等功能,實現了特種設備安裝告知、注冊登記、定期檢驗等線上申報和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實時預警,有效提升了全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化管理水平。
實現特種設備隱患排查精準化。建成的青海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系統具備風險預警、大數據分析展示等功能,能夠實時向監察人員反饋特種設備使用狀態,提示特種設備可能存在檢驗超期、檢驗不合格、注冊登記未辦理等隱患。根據系統提示,省市場監管局實施精準監管,組織開展特種設備“清網除患”、電梯安全質量提升、特種設備治本攻堅等專項整治行動,逐臺核實設備使用、檢驗狀態,嚴厲查處違法使用行為,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和監管盲區,提升特種設備本質安全水平。系統投用以來,全省共清理在用未登記、超期未檢等風險隱患設備4千余臺,清除僵尸數據1萬余條,全省特種設備實時定期檢驗率首次突破99%,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數據“可視化”。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統對特種設備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全省特種設備區域分布和年度設備安裝、注冊登記情況以及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檢測情況“可視化”,為制定年度特種設備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專項整治計劃提供依據。同時開發了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總監、安全員記錄模塊,要求企業自主登記安全總監、安全員的姓名、工作部門、聯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并由監管部門進行確認。此舉有效落實了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強化了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特種設備質量安全責任,規范了質量安全管理人員行為。
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社會化。新系統涵蓋了電梯信息公示、大數據分析展示等功能,定期向社會公布電梯維保單位和使用單位電梯故障頻次、救援及時情況等信息以及排名情況,通過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高電梯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出電梯“微信掃碼”功能,公眾、維保人員、監管人員、使用單位均可通過“微信掃碼”了解電梯的全生命周期運行情況,包括電梯制造信息、使用單位信息、維護保養信息以及檢驗檢測信息,讓業主了解所使用電梯安全狀況、使用單位管理狀況以及維護保養單位維保情況,真正參與到電梯安全管理中來,倒逼使用單位、維護保養單位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為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社會共治格局奠定基礎。
實現特種設備企業辦事便捷化和監管服務常態化。系統上線,實現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變更、注銷、檢驗申報等事務全程線上辦理,簡化了審批流程、縮短了審批周期,有效提升了政務服務水平。同時,青海省市場監管局還利用平臺大數據分析功能,對全省特種設備注銷、報廢、停用和在用情況進行全面摸底。針對系統顯示異常數據,通過安排技術專家與企業對接進行現場核查,更新設備使用狀態、清理錯誤數據,幫助企業建立準確設備臺賬。利用平臺預警功能,發現即將到期設備和超期設備,利用信息提醒功能,督促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及時申報定期檢驗,減少特種設備因超期未檢出現“帶病運行”的情況,從源頭防范和化解特種設備安全風險。
下一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完善風險數據查詢模型,督促指導各市州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特種設備隱患設備治理長效機制,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全面推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