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實施“嚴格執法+精準施策+長效監管”特色執法模式,查處并公布了一批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特種設備領域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液化氣站、電梯公司、酒店、商場等不同領域不按技術規程充裝、出借生產許可證、未按要求維護保養、使用未經檢驗設備等違法行為,每個案例都附有案件評析,羅列法律依據和處罰措施,指出違法行為的原因和監管的重要性,以案釋法,強化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推動構建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為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一、以法為綱,執法依據清晰化
在執法過程中,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首先直接援引法律條款,明確界定違法行為性質,確保執法權威性與規范性;其次及時介入指導,改正違法行為,科普相關法律知識,引導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這種“法律先行”的辦案模式,既強化了執法剛性,也為企業劃定了清晰的安全紅線。
二、科技賦能,監管手段多元化
執法部門充分運用技術手段提升監管效能。通過調取監控錄像、核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系統數據、比對維保記錄與實際操作等方式,精準鎖定違法行為。此外特種設備綜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對設備檢驗周期、使用狀態的動態監測,推動監管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預警”轉變。
三、罰教并重,執法效果長效化
執法辦案不僅注重懲戒,更強調教育與整改相結合。海南省市場監管局所有案件均責令違法單位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部分案件還要求沒收違法所得。例如,某電梯公司因出借生產許可證被罰款5萬元,同時被責令限期整改。案件評析環節進一步強化警示作用,通過剖析違法根源,引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這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的模式,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合規意識。
四、協同聯動,監管體系立體化
通過與綜合行政執法局、技術檢驗機構緊密配合,形成“檢查—檢驗—執法”閉環。例如,三亞某酒店使用未經檢驗電梯的案件中,執法部門與檢驗機構聯動,迅速鎖定設備狀態,確保處置時效。同時,執法行動覆蓋生產、安裝、使用、維保等環節,對氣瓶充裝單位、電梯維保企業、壓力容器使用單位等實施全方位監管,杜絕監管盲區。
五、聚焦責任,推動管理規范化
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在執法過程中始終突出企業主體責任。通過案件查處,倒逼企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例如,多起電梯維保案件暴露了企業為降低成本而忽視規范操作的問題,執法部門通過處罰與指導,推動企業建立標準化維保流程。此外,針對鍋爐、壓力容器等高風險設備,執法行動強化了對定期檢驗的監督,促使企業將安全投入納入常態化管理。
特種設備安全執法既是“利劍”也是“盾牌”。通過嚴格依法辦案、創新監管方式、強化責任落實,海南市場監管部門不僅有效震懾了違法行為,更推動了行業整體安全水平的提升。未來,需進一步深化智慧監管應用,加強跨區域、跨部門協作,構建“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共治格局,為特種設備安全筑牢長效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