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緊扣特種設備安全問題,加強各類隱患排查,壓緊壓實安全責任,特種設備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在此基礎上,聚焦“出門第一步”小切口,推進“無憂乘梯安民行動”,持續提升全鏈條電梯安全水平,守牢家門口的安全底線。
位于浙江省舟山魚山島的浙石化項目,是國家能源戰略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涉及到大量特種設備。
自2017年開始,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指導下,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浙石化服務保障項目組聯合舟山市特檢院承擔了該項目約95%工程量的監督檢驗任務,并于2020年起陸續開展定期檢驗工作。7年時間,該保障項目組支撐110余套大型煉化裝置的監督檢驗和投用裝置的定期檢驗,高質量高效率服務保障著浙石化項目順利投產與安全。
而這只是浙江省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及時發現和治理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水平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和有效防范一般事故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著力推動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完善數字防控 開出特種設備智治體系“雙生花”
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中,溯源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自2021年5月31日正式上線“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系統以來,通過推進全省統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系統、特種設備業務事項一網通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一碼通用等在線系統、平臺落地應用,浙江省局在重塑多跨協同監管機制、重造核心業務管理流程、重構安全監管治理體系等方面持續加快“智治”步伐,讓全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更高效。
“數字賦能讓特種設備有了‘身份證’。”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工作人員強調道,統一編碼規則為在用設備、浙產設備和入浙設備賦碼,形成了每臺特種設備全鏈條追溯的唯一性標識,實現了全省特種設備維保數據統一匯聚交換與共享,保證了數據的精確性、信息的真實性。
特種設備物聯在線監管體系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系統,是特種設備數字化賦能安全監管中誕生的一朵“雙生花”。眼下,相關機構正在推進工業鍋爐物聯智控技術,進一步提升物聯感知應用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規范“兩員”配置 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人翁”意識
2024年8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系統開發了“兩員”考試功能模塊,并將相關題庫通過省局門戶網站、“浙里好市監”微信公眾號和“浙江特種設備在線”進行公開,圓滿完成總局“兩員”考試試點任務。
各地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紛紛跟進,積極上線完善“兩個規定”功能專區,落實應用“兩員”信息公示、未完成單位清單導出和信息查詢檢索等功能。在全省范圍內,充分優化“兩員”監督抽查考核流程,持續規范“兩員”配置,有效提升了“兩員”在線系統覆蓋水平。
這對“兩個規定”(即《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的深入推進、企業生產主體責任的壓緊壓實,具有關鍵性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846家生產單位、32.2萬家使用單位完成“兩員”配備,分別占總數的98.3%和99.1%,共配置(質量)安全總監34.1萬人、(質量)安全員37.1萬人;組織全省共684人參加A類、B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培訓考核,積極承辦并圓滿完成總局第二期A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能力提升班;完成“市監學堂”2024年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共125人參加。
普及“無憂乘梯” 筑牢百姓生活出行“安全屏障”
電梯圍困是百姓日常生活出行中,比較容易遇到的一類安全事故。2024年,浙江聚焦電梯安全關鍵“民生實事”,以智慧監管為引領,深入開展無憂乘梯安民行動,有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心乘梯。
為完善電梯智慧監管,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加速推進電梯使用單位物聯感知建設,配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浙江特種設備在線”系統開發“無憂乘梯專區”,建設應用電梯“掃碼監督”功能,現已在全省范圍內完成物聯感知接入電梯38.1萬臺。
“全省電梯維保掃碼率、檢測掃碼率已分別達99.3%和99.9%,相關工作人員的持證上崗、按章作業得以進一步規范。”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全面推行電梯檢驗檢測分離改革工作的通知》,配套制定電梯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自行檢測作業指導書格式文本,系統規范電梯檢驗檢測相關標準要求。
此外,針對老舊電梯更新工作,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處在各地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協助下,全面摸清老舊電梯底數,對浙江省內使用十五年以上的住宅電梯實施重點監管;與浙江省建設廳聯合印發《浙江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方案》,配合建設部門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百日攻堅行動,認真做好安全評估、監督檢驗、使用登記等,切實提高全省電梯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了群眾乘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