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海洋與漁業局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專項整治行動通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聚焦重點品種,按照“一品一策”開展靶向監管,統籌推進全鏈條監管,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高位部署啟動,壓實責任鏈條。向福建省政府分管領導專題匯報聯合整治行動全國會議精神和本省貫徹落實意見。制定印發聯合整治實施方案,并列入202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4月28日,分管副省長李興湖帶隊赴福州開展整治行動督導檢查。
二、強化風險驅動,拓展整治品類。針對福建省特色農業生產和消費特點,新增3個本地自選品種,納入全省重點整治范圍,實施全鏈條監管。同時,要求各設區市立足本地實際和風險監測情況,自主選取至少1個特色品種(如區域優勢水產品、季節性果蔬等),通過“國家規定動作+地方自選動作”確保整治工作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三、加強執法聯動,提升監管效能。會同省農業農村部門針對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商超等銷售環節開展應急監測,與省海洋與漁業局聯合在漳州市開展執法行動,及時掌握重點品種從源頭到消費終端的質量安全狀況。通報食用農產品不合格信息4期,形成齊抓共管良好治理格局。
四、實施追溯管理,強化源頭管控。聯合農業農村部門,督促法定實施追溯的生產經營主體嚴格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系統監管,通過“一品一碼”追溯系統推送、查驗、接收追溯數據,實現從種植養殖到生產經營全鏈條監管。同時,強化網絡巡查與實地檢查,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健全重點品種電子生產檔案。今年以來,上傳重點品種追溯信息153萬條。
五、深化協作機制,凝聚監管合力。與省農業農村廳、衛健委、海洋與漁業等建立跨部門攻堅治理工作聯絡群和常態化協同聯動機制,打通部門數據聯通聯動壁壘,共享重點品種常檢出藥物清單、檢測標準、方法和結果。建立定期會商研判、聯合督導檢查、檢測技術合作、風險輿情共處、案件聯合查辦等機制,行動部署以來開展聯合會商研判2次、互通不合格產品信息77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