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立足“四個面向”,統籌國內和國際視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提出“堅持創新突破、改革引領,堅持需求牽引、供給提升,堅持政府統籌、市場驅動,堅持協同融合、開放共享”等四個堅持,明確了計量發展的基本原則。這四個堅持既是《規劃》內容編寫的基本遵循,也是貫徹落實好《規劃》的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突破、改革引領。在全面繼承和鞏固現有計量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立足新發展階段,準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將改革創新貫穿始終。加強計量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創新生態建設三個方面部署計量科技創新路線圖;強化計量監管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完善與新技術形式和“放管服”理念相適應的計量監管體系,提升計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堅持需求牽引、供給提升。堅持計量事業發展的需求導向,強調供給側與需求側協同發力,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計量發展新機制。在供給側,重點加強計量基礎能力建設,推進重點領域計量基標準和標準物質建設,提升計量自主可控能力和水平,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強化計量服務支撐,切實解決計量供給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問題。在需求側,著力夯實計量支撐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挖掘新興產業發展的計量需求,培育計量新業態、發展計量新模式,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相互依存和有效對接。
堅持政府統籌、市場驅動。計量既有基礎公共資源屬性,又有技術服務社會化屬性。要著重處理好計量事業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充分發揮政府對計量事業發展的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的統籌作用,將計量這一國家戰略資源建設好、維護好。充分利用市場手段激發和釋放計量效能,鼓勵和推動社會資源參與市場化、競爭性量值溯源技術服務,促進計量服務市場的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計量的多元化需求,用準確可靠的量值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堅持協同融合、開放共享。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各方積極性,加強橫向協同和縱向貫通。充分發揮全國計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地方協調推進機制作用,充分發揮學協會、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單位的優勢,將計量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銜接,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有效銜接,與地方和部門(行業、企業)發展實際有機銜接,構建協同推進格局。積極開展國際計量交流合作,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和舉措發展合作新伙伴、開拓合作新領域,推進計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