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首個全國電離輻射領域計量能力建設指導性文件《電離輻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建設指南(試行)》(見附件,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堅持創新主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統籌規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瞄準產業急需,組織全國優勢計量資源,強化全鏈條攻關、全要素支持、全生態建設,在電離輻射領域組織實施產業計量技術基礎創新工程,前瞻性、引領性布局電離輻射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等計量重大能力建設項目,增強電離輻射相關領域計量能力高質量供給,集中力量解決制約相關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的“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測不快”難題,促進先進計量技術資源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電離輻射在放射診療、核能發電、深空探測、環境評價、水文地質、工業探傷、事故應急、生物輻照、材料改性等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吨改稀芬巹澪磥?0年研制建立10項劑量、活度、中子計量基準,86項電離輻射領域計量標準,21種放射性核素活度標準物質。
在核電產業發展方面,《指南》規劃建立(250~600)kV X射線空氣比釋動能基準裝置、應急輻射防護用便攜式高量程β和光子劑量和劑量率儀校準裝置、134Cs放射性溶液標準溶液等計量基標準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標準物質,可保障核反應堆內部及周邊在線輻射監測設備、人員輻射防護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異常情況。促進開發核電設備和高效檢測方法,通過實時監測控制核聚變、核裂變過程,促進提升核能利用效率,提高核電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促進核電生產流程和輻射管理策略的進步。
在放射診療方面,《指南》規劃建立醫用加速器電子水吸收劑量基準裝置、近距離治療β輻射源校準裝置等計量基標準,確保放射影像與治療設備診斷效果并符合輻射安全標準,通過準確監測和評估輻射劑量,提高放射診療質量。同時,促進放射診療設備參數優化設計,提高放射診斷設備圖像質量以及放射治療設備投照劑量精確度。
在地質勘探領域,《指南》規劃建立放射性氣體(氚、氪、氙、氡、碳)活度基準裝置、氡子體測量儀校準裝置、鈾鐳釷镅銫鈷6核素混合溶液放射性標準物質等計量基標準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標準物質,保障輻射探測設備提供精準數據。通過提供精確的輻射測量和監控,可準確測量地下巖層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有效識別礦藏位置,幫助地質勘探人員準確評估地下資源的分布和豐度,提高資源勘探效率和準確性,優化資源開發策略,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地礦勘探可持續發展。
在農業輻射應用領域,《指南》規劃建立輻射加工水平電子束輻照裝置劑量校準裝置、生物灰中镅鎘鈷鈰錫鍶銫釔鉀10核素活度標準物質等計量標準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標準物質,可確保輻射監測設備測量結果可靠性,使輻照設施在符合環保法規和安全標準前提下運行。通過輻射技術進行作物品種改良和誘變育種,促進農作物的突變育種,提高產量以及培育出抗病蟲害、耐逆境的優質新品種。輻射技術可以對農產品進行輻射滅菌和安全檢測,延長保質期,促進農產品質量控制,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
在深空探測領域,《指南》電離輻射主要應用于監測宇宙輻射和空間環境,以保護航天器及其設備,以及宇航員的安全。由于深空中的輻射水平遠高于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宇宙射線、太陽輻射、空間背景輻射等,宇航員在執行長期任務時面臨較大風險,如輻射致癌、急性輻射病和其他健康問題。規劃建立單能中子注量率基準組、半導體望遠鏡校準裝置、113Sn放射性溶液標準物質等計量基標準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標準物質,可保障輻射探測設備提供精準數據,有效評估宇宙射線對航天器及航天員的潛在風險,為航天任務提供及時預警,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深空探測提供數據支撐。
《指南》指導全國電離輻射計量能力建設,為推動解決新能源產業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電離輻射精準計量技術難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環境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提供堅實計量基礎。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面向經濟主戰場和重大民生需求,組織實施計量強基工程,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筑牢計量基礎。
? ? ? ??
? ? ? ? 附件:電離輻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建設指南(試行)